淮安生态经济带实地拍摄景观 图片来源:新华网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公培佳 淮安摄影报道
古称“南船北马”,如今一条高铁就连接了南北。
9月20日,正在江苏淮安采访的《华夏时报》记者见证了淮安的沸腾。当天上午,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宣布,宁淮铁路建设开工。建成通车后,两地1小时内通达,淮安也将真正接轨南京都市圈。
事实上,此时的淮安还有了另一个身份,即淮河生态经济带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而2018年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正迈向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淮安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首提首推城市,要紧紧抓住这一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毅9月20日在“见证•淮河生态经济带引领城市——全国经济传媒总编淮安行”大型融媒体活动媒体见面会上说。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在带队考察完淮安的生态建设和现代化产业后告诉记者:“淮安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在对淮安生态经济和现代化产业实地调研发现,以高速交通为纽带、生态保护为基础、高新产业为龙头的淮安,即将跨入的是苏北乃至整个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龙头中心城市行列。
高铁来了!
九省通衢。淮安地处江苏长江以北核心地区,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然而淮安却一度被“高铁绕行”:南北高铁主干道过徐州即直奔安徽,到南京才重回江苏。多年来,淮安仅有少数普铁过境。
记者曾多次从北京到宿迁,高铁两个多小时在徐州下车,乘汽车需要一个多小时才到宿迁。而此次到淮安采访,更是从徐州转汽车走了两个多小时。提及高铁,淮安人似乎都有心结。
一年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还在感叹:“江苏高铁布局较为落后,尤其是苏北地区,不少市都没通高铁。这成了江苏经济发展的短板。”
然而,这一短板正以“高铁速度”在补长。
据了解,宁淮铁路是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线路自北向南由淮安东站引出,向南经淮安市洪泽区、金湖县,进入安徽省天长市,后跨过省界再次进入江苏省境内,经南京市六合区至新南京北站。
目前,南京至淮安乘坐长途汽车时间约2.5小时,待宁淮铁路建成通车后,两地间可实现1小时内通达。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在动员会上强调,宁淮铁路是江苏“三纵四横”铁路主骨架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实现苏北各市至南京“1.5小时交通圈”。
宁淮铁路开工动员会指示牌
不止于此。今年底即将通车的徐宿淮盐、连镇铁路连淮段,明年通车的连徐高铁,以及去年已通车的连盐铁路,将组成苏北铁路的“铁三角”。陆永泉告诉记者的江苏“米”字型放射交通网规划实现更是近在眼前。
具体时间表是,9月16日,新建徐州至淮安至盐城铁路、连镇铁路董集至淮安段正式开始联调联试;17日,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进行综合项目测试,预计12月15日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淮安高铁建设和苏北高铁枢纽城市的打造,是淮安新起点上新跨越的重大战略机遇。”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说。
“中国经济第四极”猜想
等待淮安的,还有更大的机遇。
“8月30日,淮安召开了首次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合作办公室工作会议,明确了《2019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合作工作要点》,建立了季度会办、半年备案、年度报告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合作事项推进工作机制。”周毅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介绍称。
往前推4个月。4月29日,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次省际联席会议在淮安召开,淮河流域5省25市4县的代表共同发出拥抱淮河新时代的宣言,沿淮城市协同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启航。
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务院2018年10月的一个批复。根据彼时批复的相关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以淮河干流、一级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经的地区为规划范围,涉及五省25市4县共29个城市,规划面积24.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5亿,西至河南桐柏,东至江苏盐城,以淮河之名,横跨半个中国。